绿色能源
造福人类
风能伟业 因我而行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高电压穿越一次调频涉网改造方案

- 涉网改造的背景 -

 

风电已成为国内10余省区的第2大电源,由补充性能源向替代性能源的角色转变,未来将成为我国的主力电源。但是新能源电源的增加造成系统转动惯量的逐渐减小,电网的系统性安全风险显著增大。

 

一是常规机组转动惯量,随着常规机组被大量替代而持续减小;二是直流/风电等新能源的“有效转动惯量”受制于过载能力、控制模式等原因,当前均不具备相关频率调节功能,导致系统总体有效惯量不断减小;三是位于特高压直流送端近区的风电场,在缺乏配套常规电源支撑的情况下,存在因过电压而导致机组大规模脱网的隐患,现有风电并网运行特性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特高压跨区输电的要求。

 

 

风电应主动电力系统网源结构变化对风电运行的新要求,一方面在短时电网故障保持连续运行不脱网,避免故障扩大化;另一方面要主动参与电网调频与调压,为系统频率与电压稳定做出贡献。

 

通过风电涉网特性改造,打造具备主动支撑能力的电网“友好型”风电场,提升风电并网性能,使其主动参与电力系统的瞬时能量平衡,可以提高特高压直流投运后的安全运行和风电消纳水平。

 

- 改造的技术要求 -

 

为提高风电场的并网性能、主动应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压与频率稳定问题,需对风电机组、风电场控制系统及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并网性能改造,主要包括高电压穿越能力、一次调频及无功调压能力改造。

 

风电场涉网特性改造功能设计

 

我国能源行业标准《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测试规程》规范了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高电压穿越期间,风电机组保持有功正常输出,通过动态无功控制,支撑电网电压恢复。

 

风电机组调频曲线示意图

 

当电网频率偏差大于一定值,风电机组有功出力大于20%Pn时,风电机组应充分利用其惯量特性,在电网频率故障初始时刻自动为电力系统提供快速有功功率支撑。

 

 

风电场配备的功率协调控制系统应具备常规的AGC、 AVC以及一次调频等功能, 并能接受电网调度部门控制指令,向电网调度部门上报风电场有功调频容量与无功调压容量等信息。

 
风电场频率-有功响应曲线
 
- 技术方案 -
 
• 高电压穿越
 
电网电压高速检测。高电压严重威胁变流器内电力电子及电控器件安全,因此检测系统必须迅速识别高电压,以通知控制系统及保护系统做出相应动作。
 
保护单元合理设计。Chopper单元需具备足够的能量卸放能力,以确保母线电压不超过危险阈值。Crowbar单元需保障电机暂态磁场快速衰减,同时高电压期间Crowbar稳态电流需小于安全关断阈值。
 
 
控制策略合理设计。网侧控制策略一方面需快速注入无功电流,以满足高穿无功要求;另一方面,需充分利用网侧滤波电抗,有效降低母线电压及过调制时间,减小Chopper工作压力。机侧控制策略一方面需快速注入无功电流,以满足高穿无功要求;另一方面,需快速消减系统一倍、二倍频波动分量,减轻Chopper与Crowbar工作压力。
 
 
主功率回路合理设计。主功率回路必须具备一定的电压裕度,以适应系统过电压;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电流裕度,一方面,为适应电压骤升引发的电流大幅波动,另一方面,为满足有功满发下的无功支撑要求。
 
在主控柜和变桨系统供电中间安装接触器,变桨系统在高穿故障过程中保持叶片角度不变,在长时间高电压状态下切断变桨主电源;需要控制部分经由UPS供电,不影响变桨系统通讯等正常功能,此时变桨系统切断主电源输入,以免高压串入变桨系统,损坏器件。当主控系统检测到高电压(<1.2Un)后恢复变桨系统400VAC供电。故障期间桨叶角度保持不变时间较短,由于系统惯量较大不会影响到有功输出。
 
接触器控制点示意图
 
• 一次调频-能量管理系统EMS
 
原EMS限电策略简单,仅使用PI,未采用微分D,限电上下波动大,功率在调节过程中不平稳,不支持轮询。
 
新版EMS,通过理论学习模块,可以对当时的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能力进行在线评估;为了提高理论功率的准确性及给客户更精确的电量的分析,目前能量管理系统提供风速功率加权统计法、样板风机和样板逆变器法、资源功率典型曲线法、风机机头风速功率计算方法等。通过风电场的损耗分析,可以自动或手动的设定跟踪电网调度的目标值在一定偏差范围内调节。
 
 
算法优化后更为智能,调节速度更快,调节过程相对平稳,不会出现功率大幅度波动的情况。控制周期更短,控制效果更好,满足最新的并网特性要求
 
能量管理平台可配置并网型控制柜,采集并网点三相CT、PT。提前跟调度申请停电计划,停电半天将CT、PT端子接线接入屏柜,形成完整的闭环控制。
 
明阳风机一次调频及无功控制改造,响应速度满足国网技术要求。